辅导员头部
Baidu
map

哈尔滨理工大学 艾荻

2022-04-10

架起心桥助成长,立根固魂育栋梁

一、个人简介

艾荻,女,汉族,中共党员,1983年6月出生,马克思主义哲学硕士研究生。2009年7月参加工作,现任哈尔滨理工大学自动化学院党委副书记、校“理工心语”辅导员工作室主持人。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全球职业规划师(GCDF),主讲大学生心理健康、大学生就业指导和职业规划课程。从事学生工作13年来,培养学生1631人,高质量开展学生党建工作;独立开展心理咨询工作9年来,受益学生过万人。

二、工作情况

“同学们,如果你遇到困难或困惑会用哪种心态去面对?”“老师,我们选择积极应对……”这是2020年2月新冠疫情比较严重时期艾荻在“用‘心’战疫”系列心理支持讲座的直播间中的一幕,直播间满屏互动,人气爆棚,她也因此成了“网红”辅导员。成为“网红”是辅导员艾荻默默奉献岗位13年的“厚积”,是她倾情学生,专注专业学识、职业能力的“薄发”。为提升思政教育的亲和力和引领力,她建立独具特色的“心理育人+党建育人”模式,架设支部内外、线上、线下育人“立交桥”,为广大学生立根固魂。

(一)用“心”架桥,以学生党支部为立足点,成为学生眼中的心灵“守护人”

心理健康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艾荻从事了13年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和9年的学生心理咨询工作,一直以来努力促进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深度融合,以学生党支部为依托,着力提升思想政治教育能力,力求将解决学生思想问题与解决学生实际问题相结合。

“理念先行”,为广大学生党员铸魂。以党支部建设为抓手,夯实基础党务工作,党建的重点在“建”上下功夫,围绕“建什么”的问题,艾荻始终坚持以党支部标准化建设为抓手,以党员培养为中心,注重树立质量意识和标准理念,推动“三个转变”,积极打造素质过硬、标准严格、氛围活泼的学生党支部,在建党百年之际,荣获黑龙江省教育工委优秀党务工作者荣誉。

从“角色规定”到“角色自觉”,实施学生党员身份意识提升工程,让党员身份“亮起来”。提出“123”党建铸魂育人工作模式,即坚持 “以红色教育凝聚人心”的理念,培育 “党员服务队”和“党务工作站”两支队伍,打造“党员宿舍”、“党员服务队”、“支部共建平台”三个阵地,形成上下联动、横向交流、优势互补的交叉型党员教育体系。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开拓党员“亮身份”新路径,开展订单式的党员先锋计划,2套订单,9个项目,党员自选,其中包括为广大学生理论宣讲、扶智助困、就业指导、科技创新等,形成服务台账166份。

从“约定俗成”到“建章立制”,实施学生党员质量提升工程,让党员管理“严起来”。为此她设计《党员发展量化考核办法》《党员发展纪实手册》《党员管理分色预警办法》《党支部工作规范手册》4个教育管理制度,严格按照标准步骤和规定程序落实“三会一课”、组织生活会、民主评议党员、谈心谈话等基本组织生活制度,确保“全面从严治党”落实在每一个党员身上,涵养风清气正“好生态”。

从“坐而论道”到“知行统一”,让党员教育“活起来”。重视品牌党日活动打造,通过举办纪念党员政治生日、重读入党志愿书、探访基层“党员故事”、红色经典影片配音大赛、毕业生党员话别会等一系列品牌活动,使党建工作接地气、有特色、见实效。

“问题导向”,回应学生最忧最盼。在关照学生、服务学生上下功夫。上下同欲者胜,民心是最大的政治。党建的根本在凝聚人心,围绕“怎么建有成效”问题,在加强凝聚组织党员上下功夫。为此艾荻利用自己的职业专长,关注党员学生成长,定期为支部党员做心理辅导,在此过程中,发现学生们对于学业和就业等方面的困扰最为集中,在学院和学校的支持下,她于2012组建名为“ACM程序设计大赛”集训队,这是以党员学生为主力的学生社团,采取“金字塔式”的管理模式,形成大赛获奖的高年级党员学生作为讲师,低年级学生全员参与的运行方式以达到以赛促学、促就业的目的。起初过程并不顺利,艾荻访谈一些成员时发现原因之一是大家面对这种高级别的专业赛事并不自信,对其认知存在偏差,于是她在集训队日常训练中加入了团体心理辅导的环节,使大家能够以积极的心态认识自己;以平和的心态看待比赛,树立起对自己的自信和对于团队的信任。

多年来,这样一支集训队从以前的6组到目前的30多组,曾摘得2018年度“ACM-ICPC国际大学生程序设计竞赛青岛站”金奖、2019年度“ACM-ICPC国际大学生程序设计竞赛银川站”金奖等殊荣。学院省级以上学科类竞赛获奖稳定在每年300人次,在省属高校同类专业科技竞赛获奖中名列前茅。从这个集训队走出的学生,保送到清华大学、中科院等学府的学生31人;年薪在40万以上的占65%。她所带的学生1人荣获2018年度全国大学生自强之星荣誉称号,1人荣获2016-2017年度黑龙江省大学生年度人物。 “蓝桥杯”全国程序设计决赛组委会专家们对于这样的训练方式非常认可,两次将全国优秀指导教师荣誉颁给了并非专业教师的艾荻,还获得了这项赛事省赛的优秀指导教师三次。以党建促团建,学院团委两次荣获黑龙江省五四红旗团委荣誉称号,一个团支部获得2021年度全国活力团支部荣誉。同时她还两次获校优秀党员,一次获校优秀党务工作者。

“绩效思维”,聚焦心理育人实效。把倾情奉献、勤耕作为作为初心使命。2017年10月,艾荻的“指尖咨询室”上线了,将心理咨询室从线下拓展到线上,从面对面到心贴心。学生们只要登录她的“哈理小葵花”公众平台就可以线上输入困扰他们的问题,无论多忙,她都会在两天内给予对方回复。“做学生心理辅导工作,特别是发展性心理咨询是我的专长与爱好,也是我成为他们的人生导师和知心朋友的一种方式,更是我检验育人实效的一种手段。”在一次采访中,她这样回答记者。从独立开展心理咨询到现在,9年来,她撰写的《咨询师手记》近16万字,咨询时长近千小时,连休产假时都没有停止,受益学生近万人,干预心理危机24例,挽救了在死亡边缘挣扎的学生,她开设的成长性专题团体辅导累计超过200个小时。

多年来从起初面对学生各种心理困扰的无力感,到慢慢渐入佳境,应对流畅;从各种咨询流派和方法的“乱炖”,到针对学生具体问题运用具体方法;从开始的生硬套用教科书上的语言模式到触碰学生内心的倾听与共情。并非心理学专业出身的她着实下了很多苦功夫,磨出很多真功夫,练就很多硬功夫。她曾在寒冬腊月的深夜在四下无人的操场与学生谈人生的规划;也曾在烈日炎炎的午后在宿舍的屋顶与学生聊生命的意义。一次,一位学生恐怖症发作,艾荻冲上前去抱住她却不小心被她划伤了面部,缝了5针,疤痕虽然留在了她的脸上,却抚平了学生心理的创伤。一次,一位学生给她打来电话说感到活着没有意义,她放下吃奶的孩子,第一时间来到学生身边,对其进行危机干预。一次,一位患有先天性疾病的学生和她说,别人生如夏花,我却凋零如秋叶,艾荻用三年时间让他明白什么叫做“风物长宜放眼亮”,当他捧着“ACM-ICPC国际大学生程序设计竞赛”亚洲区银奖的奖杯来感谢艾荻时他们都红了眼眶。之后,他又成为了全国大学生自强之星。

(二)用“心”战疫,注重示范引领,成为学生战胜困难的“贴心人”

新型冠状病毒疫情暴发以来,在艾荻心中最惦念的就是学生们。虽不能在一线攻坚拔寨,冲锋陷阵,也可披坚执锐守护校园疫情防控的“心理防线”,上好疫情防控这门“思政大课”。坚持将“战疫”与“育人”相结合,发挥学生工作者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的思想引领作用。

“云端”心理疏导,驱散阴霾。“在这样一个特殊的时期即使不能和学生面对面,也要和学生心贴心。”艾荻积极带领党支部的学生党员一起积极投身于疫情防控之中,使党旗在战疫一线高高飘扬。

她萌生了开通直播的想法,以广大师生最能够接受的方式对他们进行防疫知识的指导、心理上的疏导和思想的引导。她凭借12年的心理辅导实践经验,参考了大量的专业资料和相关视频,2020年2月13日14时,《用“心”战疫》第一期正式开播,本次直播吸引师生2057人次观看,点赞量过万。接下来的几场直播艾荻将心理辅导的内容与目前的战疫形势相结合,引导学生以积极的心态去面对生活和学习方式的变化;以敬畏之心对待生命和以感恩之心报效祖国。《用“心”战疫》系列直播共吸引6000多人次观看,点赞数破三万。人民网、中国教育新闻网、中国日报中文网、中国大学生在线、黑龙江网等多家媒体对此进行了报道。而后,她对“理工心语”辅导员工作室的成员进行培训,大家纷纷架起设备,开通直播,为全校万名师生提供心理支持和疏导,通过他们的共同努力,学校无一例疫情心理危机事件发生。

抗“疫”“心”先锋,爱至荆楚。早在2020年的大年初四她就在全省率先开通了防疫心理咨询专线,并被教育部公布在中国大学生在线的网站中,为疫情影响下的师生提供心理热线咨询。共接听161通师生及家长来电,其中湖北籍14通。对于不同群体产生的不同心理应激进行快速聚焦并有针对性的提供明确的建议指导。

一天夜里,学生小聂(化名)打来电话,表示现在非常难受,他家在江西,他的父母都是医护人员,当地的疫情比较严重,母亲大年初一就被抽调到了抗疫一线了。当天晚上父亲又接到单位电话让他上一线,家里还有位80岁的奶奶需要照顾。艾荻充分共情小聂情绪体验,坚持接纳的态度和对小聂的鼓励支持,减轻小聂的负面情绪,用积极思维为小聂搭建一个重审自身问题的参考框架,带领他拨云见日。线上开学后,她针对于不同年级学生的特点,开展“减压安心团体辅导”16场共计32个小时,其中专门针对于毕业年级的学生开展减压团体8场,共计16小时,受到广大学生的欢迎。大家在团体中畅所欲言,分享感悟和经验,借助团体支持力量帮助学生们走出困惑,降低焦虑。

抗“疫”“微”思政,发出中国好声音。疫情是一次大考也是一堂大课,在疫情大考中要淬炼思想政治教育“教材”,讲好中国“战疫”故事,编织好思想政治教育从线下走向线上的“抗疫网”。为此,她深耕网络思政阵地,第一时间组织“理工心语”辅导员工作室的成员,在校园新媒体平台中开设《战疫“心”处方》专栏8期,有针对性的对师生在疫情期间出现的心理应激提供科学干预和行之有效的应对策略。她在“哈理小葵花”微信公众平台上开设“战疫日记”专栏点击量破万,以一名辅导员的视角,推送内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网络作品,记录她作为社区志愿者的点滴,讲述平凡人的抗疫故事,紧贴热点主动进行价值导航和行为规范,树好舆情“风向标”,壮大网上正能量,以此来引导学生们坚定信仰,担当使命。

躬身志愿行,上好“实践思政课”。“如果你是一滴水,你是否滋润了一寸土地?如果你是一线阳光,你是否照亮了一分黑暗?”这是雷锋日记本里的一句话,也是艾荻经常拿来和学生共勉的座右铭。疫情面前没有旁观者更没有局外人,她受邀参加教育部支援湖北省防疫心理服务热线,并与一名武汉籍的研究生建立网上咨询关系。她的《用“心”战疫》故事被教育部专家评为“心理抗疫故事”作品大赛三等奖。

在疫情防控工作最为“吃紧”的时候,她将刚满3岁的女儿托付给父母照看,自己主动报名来到需要志愿者的道外区松锅社区,成为一名为社区百姓服务的“勤务员”。从哈西到哈东,她每天一早要坐地铁穿过半个城市,来到服务的基层社区,坚守在室外三个小时,在小区摸排居民底数,为他们登记出行、注册龙江健康码,定期在楼道里消毒,为外地返哈居家隔离人员采购生活必需品,她还利用自己的专长对于社区居民进行一些心理帮扶,成为了社区百姓疫情防控的“守门员”“宣传员”“勤务员”……这些看似琐碎至极的小事却是为民服务的大事,她用每天平均9000步数拉近了与社区居民的距离,燃旺身上这抹“志愿红”的温度。

在志愿服务社区的两个月里她用实际行动践行一名党员的责任与担当。正如她在第二次《用“心”战疫》直播中说道“疫情面前,每个人都是战士,也都应是战士,我们有责任爱护自己、守护家人、保护他人,因为我们是这个社会的一员,我们就是中国!”这深深的触动、影响着学生们,“艾导真棒”“通过艾导的行动让我明白什么叫做初心如磐”,大家纷纷为她的行为点赞。在她的带动引领下学院有23名党员学生参与到战疫志愿服务工作,累计服务时长近千小时。1人成为全国向上向善好青年候选人。艾荻的志愿服务也获得市文明办的嘉奖。

(三)用“心”坚守,践行初心使命,成为学生成长道路上的“执灯人”

坚守初心,甘于平凡。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于艾荻来说是“越干越上瘾”的工作。13年来,她曾婉拒过调到学校机关主要部门的邀请;也曾放弃过转做思政课教师的机会,她喜欢学生们叫她“艾导”,更不舍学生对她的信任。新入职的辅导员会向她“取经”,让职业“保鲜”的秘诀是什么?她的答案是“坚守初心,甘于平凡”。这种职业价值体现在毕业学生的感怀中:“我大学的记忆无关校园的高楼广厦,而在于美丽亲切的艾导。”这是因为2012年,这名学生罹患肺癌,父母都在外省打工,艾荻定期陪他到当地肿瘤医院做放化疗,风雨不误;体现在心理困扰学生的期盼中:“老师,你就像一把火炬让我终于看到了光亮。”2015年,这名学生因失恋企图自杀,艾荻得知情况后立刻对于其进行危机干预,并24小时守候在她的身旁,陪伴她度过了那段黑暗时光,鼓励支持她重新振作,笑对挫折;体现在家长声声的感谢里,2016年学生都某患上急性白血病,治疗费用对于一个农村家庭来说是一个天文数字,艾荻积极联络各方,为其筹措16万元的治疗费用,怀着身孕的她多次带着学生父亲办理医保报销。后来虽然学生不幸离世,但家长不远千里从贵州来到学校感谢她。13年里,她资助过三名孤残学生完成学业。鲁迅先生说:“有一分热发一分光,就令萤火一般,也可以在黑暗里发一点光。”这便是她用心坚守的意义,甘于平凡的力量。

驰而不息,砥砺前行。她深知要想使学生“安其学而亲其师,乐其友而信其道”,就必须要走好专业化发展道路。她曾荣获2021年度黑龙江高校最美辅导员、黑龙江省第十二届辅导员年度人物、2014年黑龙江省辅导员技能大赛三等奖、2018年黑龙江省辅导员素质能力大赛三等奖。一个人固然会走得很快,但是一群人会走得很远,2014年她成立了“理工心语”辅导员工作室,孵化成为学校辅导员精品工作室。现有成员25人,专业顾问2人。工作室打造“4+3”模式,依托课内课外知识普及、线上线下咨询辅导、校院协同资源共享、助人自助朋辈引领四方面联动,形成“哈理小葵花”“心理委员胜任力训练营”“专题工作坊”三个心理育人品牌,倾力服务学生成长成才。

2015年工作室的育人品牌“心理委员胜任力训练营”正式开营,着力打造一支兼具专业的心理“预警员”队伍。将全校各学院各年级心理委员集结起来,培训专业理论、教授基本技巧、锻造实践能力。至今有4000余名心理委员从这里走入学生“心里”,发挥朋辈引领作用。她迎合目前学生们的阅读习惯和特点,将她的《咨询师手记》化繁为简,提取出学生普遍关注的共性问题,形成《大学生心理健康知识百问集》,成为学生们的“枕边书”。疫情防控期间,工作室更是发挥团队优势,将用“心”战疫进行到底,在艾荻的带动下,有三名工作室成员通过报名参与了教育部支援湖北省防疫心理服务热线,三人开通了“战疫”心理服务专线。工作室经过多年的打造已经初见规模,成员们通力合作主持参与省级课题7项、校级课题6项、出版著作2本、发表论文12篇。

“心有所信,方能行远。”每一个挑灯奋战不眠的深夜,每一个早操与学生相聚的晨曦,她始终如一。“战疫”路上她是学生战胜困难的“助力人”,学生眼中她是呵护心灵的“守护人”,人生航程中她是点亮青春的“执灯人”。 正如她在一篇网文里写道:“13年是时间长河里的一瞬,却是我人生的高光时刻,有那么多人相信我、有那么多人需要我、有那么多人愿意跟随我。我愿化为一束微光,燃亮青春的芳华,我亦愿更加坚定的用梦想去成就梦想,用信念去捍卫信念,用生命去影响生命。”


收藏 投诉
架起心桥助成长,立根固魂育栋梁 一、个人简介 艾荻,女,汉族,中共党员,1983年6月出生,马克思主义哲学硕士研究生。2009年7月参加工作,现任哈尔滨理工大学自动化学院党委副书记、校“理工心语”辅导员工作室主持人。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全球职业规划师(GCDF),主讲大学生心理健康、大学生就业指导和职业规划课程。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