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心理  |  心理育人  |  心理育人案例
依托心理健康教育引导师范类女大学生规范道德行为
原创 河北师范大学汇华学院 杨洋2024-07-11
字号:AAA
本文对目前女大学生思想问题所引发的道德失范进行归因和分析,围绕心理健康教育手段进行干预的方案,并总结了一些取得的效果。

当今社会,中国女性的社会地位正在发生着巨大的变化。过去,女性被束缚在家庭中,被视为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深闺佳人。然而,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女性的地位得到了极大的提升,她们逐渐成为了现代社会各行各业中的巾帼英雄。人们对女性社会地位的变化持积极的态度,但同时也关注着女性的道德行为对社会发展的影响。女大学生作为女性中的知识群体,自2001年高校扩招以来,她们的人数比例不断上升。然而,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价值观和思维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传统的道德规范也受到了强烈的冲击。在新的道德规范尚未完全建立之前,女性大学生中出现了各种社会问题,这些问题往往是由价值观念偏差、道德品质腐蚀、认知不全面等因素所导致的。

以师范类独立学院为例,本文对目前已出现的女大学生思想问题所引发的道德失范进行了归因和分析。研究发现,女大学生的道德失范问题主要包括责任心不强、自私自利、虚荣心强等方面。这些问题不仅会对个人的成长和发展产生负面影响,还会对整个社会造成不良的影响。针对这些问题,本文提出了围绕心理健康教育手段进行干预的方案,并总结了一些取得的效果。心理健康教育是一种全面的、系统的心理干预方式,通过引导和教育,可以帮助女大学生正确树立道德观念,提高他们的责任心、公德心和社会责任感。这种干预手段不仅可以纠正女大学生的道德失范行为,还可以创造一个良好的心理环境,促进她们的全面发展。在学生工作中,使用心理健康教育手段引领师范类院校女生规范道德行为具有多重作用和意义。


一、师范类独立学院女生现有问题整理

师范类院校,孕育培养着众多未来的教育工作者,女生比例远远超过男生,她们对未来教育发展将起着重要作用。她们的道德品质和行为规范将直接对未来受教育者产生直接影响。


(一)价值观念出现偏差

1.校规校纪不能遵守

部分女生个人主义思想和我行我素的行为非常明显, 其个性特立独行、生活方式寻求异化感,无视集体纪律,集体观念淡薄,组织纪律散漫,常以不符合学生身份的穿着出现在校园及课堂中。一些女生上大学之前就受到大学里逃课是很正常的行为谬论的影响,认为逃课属于正常现象。而对于考试,认为只要能过关就行,学习方面得过且过。上述现象多发生于高年级女生,低年级学生情况稍好,但难免受到高年级同学的影响,也会出现类似问题。

2.攀比心理呈现扭曲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的消费观念有了巨大变化。大学思想教育虽能起到一定引导作用,但其所具备的社会属性无法过多的干预学生的消费自由,因此步入大学校园的女生,在具有一定经济支配权时,在无法阻挡的诱惑面前加之攀比之风的影响,购买超出支配能力的化妆品、服饰等。除此之外,享乐主义严重。明明家庭并不富裕,却追求时尚办理健身卡、进行微整形。这些无疑给家长增加经济负担,也直接地影响到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甚至学生因经济负担陷入校园贷或从事其他有损道德的行当。


(二)道德品质受到腐蚀

1.文明修养缺失

女大学生讲脏话在高校当中普遍存在。走在现园的各个角落,随处可听三三两两的女生在交谈过程中使用违反常规、挑战禁忌、还有辱骂、侮辱、打击他人的语言。换言之,一些女生把说脏话当成一种口头禅,甚至是一种时尚;一些人更是将能够使用脏话交流当成是一种关系亲近的表现。作为师范类学生,肩负未来教育的重任,言语的美丑直接影响到一代又一代青少年,甚至影响到一个国家,一种社会制度的进步与文明程度。从此等重要性评论,讲脏话的行为应纳入道德失范当中。

2.公德意识淡漠

目前高校大学生群体社会公德意识整个情况良好,对于基本公德都有比较清晰的认识,但还是存在知识与行为表里不一的现象。在师范类院校中女生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心态比较常见,一些人人前一面人后一面,说一套做一套,缺乏真实性,也常会因图自己方便而做出违背社会公德的行为,例如垃圾丢弃、宿舍物品摆放等。


(三)情感认知非成熟化

1.恋爱观念失重 

大学阶段的女生正处于性发育成熟期,恋爱本来无可厚非,但由于缺乏处理恋爱问题的经验,一些不文明的恋爱为本该纯洁的大学带来许多不良社会舆论。在文明的校园中,经常看到一些相拥而抱的男女学生,公然无视旁人的打情骂俏、亲吻搂抱,不仅影响和破坏着公共文明,更有捐自身声誉。另外,恋爱责任感欠缺,谈恋爱不以婚姻为目的,而仅仅是为了寻求刺激,不考虑家庭、父母、社会的影响,提前尝试两性生活,未婚同居情况比比皆是,女大学生未婚先孕产子的新闻时有发生。一位走进心理咨询室的某师范专业女生,就将自己频繁换男朋友一事不以为然,当然后期经过认知干预,情况大有好转。

2.人际关系紧张

女生心思细腻、敏感是一大特点,但有时也是人际关系相处的障碍。总体来说女生人际关系体呈健康向上的态势,但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其中集体生活中,宿舍关系引发的矛盾最为突出,也是心理咨询最常碰到的问题。而诱发宿舍矛盾的原因多数来自于不能适应集体生活、无法迁就他人的作息时间、生活习惯存在差异、脾气性格互不认可、缺乏包容心等等。不良的宿舍人际关系会打乱正常的生活秩序,对宿舍人际关系不满意的学生常常显示出特立独行、自我防卫、难于合作的特点,更多的会出现压抑、敏感的情况。当人的身心健康受到影响时,良好个性的形成就会受到影响,从未来职业发展角度来讲都是不利的,甚至一些性情有可能会引发未来受教育者的效仿,教育出更多人际关系不和谐的学生。


二、问题出现的原因

归纳起来,导致女大学生出现上述道德失范的因素主要可列为以下三个方面。


(一)原生家庭教育引发问题产生

1.家庭教养方式导致本性形成

目前在校生家庭多数属独生子女家庭,此类家庭中的子女拥有至少六位成年人的关爱,再加上从性别上讲家庭对女孩的抚养和教育方式与对男孩有一定的差别。家长对富养女的思想普遍认可,在这样的大环境下,女孩从小依赖性较强、娇气和脆弱,长大后独立自主性不强,但思想上存在自私的原生性;在生活和感情上趋向于依赖他人,遇到挫折时容易受到伤害。这样的女孩,在社会环境中不免会出现人际关系问题和情感处理不当的问题。更有甚者,从小在家庭中受到约束性的关爱过多,一定步入大学自主生活,放纵心理产生,导致言行失范。

2.家庭代际思想渗透根深蒂固

众多走进心理咨询室的来访者,追溯其问题根源,都逃离不了来自其原生家庭的影响。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一个人的成长过程中,家庭成员的关系、家庭氛围、家庭经济条件、父母的性格、日常行为及知识水平等等相关因素都会对女生步入大学之后的性格、为人处世产生莫大的影响,更会影响其心理健康状况。比如原生家庭对金钱过于关注,有可能使女儿产生错误的价值观;比如父母的人际关系比较糟糕,女儿在成长过程中就不会学会如何与人相处等等;再比如家长对于女大学生的恋爱的态度,赞成孩子恋爱,甚至孩子不急家长急, 发动亲朋好友为孩子 牵线搭桥 , 家长这种态度对学生恋爱产生了推动作用,使孩子觉得男女关系水到渠成等等。这些家庭代际思想无不植根于女生的头脑当中。


(二)社会经济因素诱发问题存在

现代社会的经济功能,无不影响着所有人的思想和生活,经济因素出现在社会的方方面面,已作为一种普遍的社会和文化现象深入到人们的工作、生活 、娱乐乃至心理和情感领域。人们对物质文化的需求已不仅仅停留在温饱问题上,更多的是追求并实现自身的幸福感。但在这样的普遍追求目标下确存在着不同的追求途径,攀比之下走捷径、不劳而获的思想在部分女生中尚存。一部分女大学生在受政治经济学和西方经济学知识的影响下,更加懂得利益最大化的原理,加之就业压力等情况,她们的价值观发生扭曲,友情、爱情交往目的不再单纯。

除此之外,互联网的广泛使用,一些媒体节目的主流是积极的、健康的,但其中负能力的内容如同苍蝇一般腐蚀着青年人的思想,学得好不如找得好 找得好不如嫁得好 的思想在大学女生中广泛漫延, 崇尚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社会多元化的价值观,对于未婚先孕、同居、傍大款等现象人们所给予的宽容态度, 无不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在校女大学生,以致于出现一些与传统道德不相符的行为。


(三)自身性格原因导致问题出现

1.生理与心理年龄不相称

师范类独立学院女大学生年龄一般处在18-24岁之间,按照青年心理学的划分,属于青年的中期。但从目前社会现状来看,这些刚刚脱离原生家庭的女孩子,几乎没有社会生活经验,缺乏生活基本技能,心理上并不成熟也不稳定,通常会称其为二次断奶期

另外,这个时期的有些女生过于感性,判断能力较差,在思考问题方面过于简单化、理想化,而且多数是独生女伴有公主病,极容易在人际关系和恋爱道德上出现失范。

2.缺乏对自身的正确认识

一些女生对自己有不切实际的要求,对自己设定了不切实际的期望并高估了自身能力。当她们无法实现这些期望时,往往会将责任归咎于社会和他人,并表现出焦虑和愤怒等不良情绪。另一些女生由于自身条件或家庭原因,过度自卑,持消极悲观的态度。以上两种原因,也可能导致其性格怪异,行为异常,在未来的教育岗位中对受教育者产生不良示范作用。


三、通过心理健康教育手段进行干预及产生的作用

在目前接触到的关于女大学生若干的心理咨询案例中,发现以解决人际关系问题、情感问题的来访者中,有80%的女生出现价值观偏差、认知不全面、道德行为不当等共同点。在解决其咨询目标的同时,高校心理咨询也会尝试着改变其认知,纠正其价值观,本着治标兼治本的原则对女大学生进行帮助。


(一)改变认知方式

女生郭某,因宿舍关系不和前来咨询。其问题的出现来自于自我察觉在与人相处过程中常目的性明显,令自己没有知己的同时,还引发他人的反感,最终导致宿舍人际关系紧张,同寝同学在网上相互谩骂,给周边人带来极其不好的影响,有失大学生身份。咨询过程中运用家庭治疗的方法,在帮助其剖析现实问题的同时,与她一起梳理其在原生家庭中的个人成长故事,发现该生在成长过程中过早被逼住校进行独立生活,在这一过程中有过因身材较胖而受到被个别老师起外号、补同学嘲讽的不良经历,由于当时年龄太小(大概8岁左右),自身还不具备与他人相处的技巧,又不敢向家长诉说,久而久之内心产生对他人不可信的信念,导致了在之后的成长过程中与他人接触除非有自我所需,除此之外不再信任任何人。

在运用心理治疗方法找到问题根源后,利用咨询手段逐步改善其认知,安抚那个幼年的受到伤害的来访者的同时,引导其以成年人的视角看待问题,学会解决问题。经过五次咨询,郭某对人际相处有了新的认识,从之前的片面到逐步的全面,不仅缓和了宿舍矛盾,还对未来的人际关系充满了更加美好的向往。


(二)规范道德行为

学生徐某,身高160左右,并不出众。从其周边人的言语中,得知徐某平时生活中常换男友,并以此为谈资大肆炫耀在情感方面的个人魅力,引来周围许多同学的非议。其还不以为然,认为别人只是妒忌而已。其在班中带来了非常不好的影响,甚至有些同学认为其三观不正。在得知这一情况后,辅导员主动向其了解情况,建议她进行心理咨询,该生也没有拒绝。而在与徐某接触中发现,该生内心十分脆弱,上大学之前受到了感情的伤害,一位十分喜爱的男友弃她而去,从此便抱着一种玩世不恭的态度对待感情,虽然知道别人对她的看法,但就是不愿意再认真对待情感,甚至有种报复的念头夹杂在其中。

通过对徐某心理的分析,徐某属失恋造成的心理创伤,进而自暴自弃。通过与徐某一起进行心理工作,引导其正视年轻人情感问题的自然性;耐心的倾听其内心世界,从其诉说中引导其改变认知,重新树立正确的恋爱观。经过一段时间的工作,从其辅导员处了解到,徐某有了很大的改观,用在学习上的劲头明显增加,与周围同学的关系也有了明显改善。


(三)纠正价值取向

女生李某,父母为生意人,该生入学时就表现出有种与其他同龄人不同的成熟感,穿着打扮都比较前卫,消费能力较高。发现问题的原因来自于其学费的拖欠和学校学工部门及学部包括辅导员在内的个别老师均接到社会催贷电话。找到李某了解情况后,得知该生家庭早已负债累累,但难以改变自己的消费习惯,于是利用各种途径进行贷款共计四万多元。这些钱已全部被李某消费,剩下的只是高筑的债台。虽然问题的发生让人难以接受,但本着以生为本,爱生护生的原则,在学生已明显出现焦虑症状时边解决实际问题边引导学生朝着积极健康的方向扭转。在引导学生的过程中,了解到其对消费的欲望已到不可自控的程度,明知家中有经济困难,还有一弟一妹也同样处为求学阶段,不想给父母施压只能走上校园贷款的道路,结果一发不可收拾。

在对李某情况进行了解后,通过心理学专业知识分析其有可能具有一些成瘾性消费的特征,同时也存在逃避心理,不愿意让外界察觉自己家庭的变化。以其逃避心理为切入点,运用谈话的方式,引导其面对家庭的现实,不断增加其对自己能力的认可度,增强其自信,减少焦急情绪;对于消费方面,请家人和同学代为监督,逐步将注意力转移到其它事物中去,从而减弱其消费的欲望。经过不间断的谈话引导,该生树立了一定的自信心,并主动承担债务偿还责任,办理了休学手续,通过自己打工来弥补之前的过失。截至目前,李某已通过自己的努力和一部分家庭的帮助还完了贷款。在后续的交谈中,李某已对自己之前行为心理表示出极大的懊悔,并且经过一年多的打工也体会到了父母的不易,与家人的关系也更加和睦。


四、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引导辅助师范类独立学院思政教育的意义

随着师范类独立学院女大学生人数的不断增加,结合师范生在未来教育工作中的重要作用,培养具有良好心理素质的女大学生是师范类独立院校人才培养的重要任务,也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重要目标。同时,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目的就是促进人的全面自由发展,使学生具有健全和谐的人格。心理健康教育是素质教育系统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是师范类独立学院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支持和补充。学校设置专门的心理工作室,旨在辅助更好的完成对于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其意义归纳如下:

第一,加强师范类独立学院心理健康教育,能够有助于解决独立学院生源基础参差不齐、管理难度大等问题。

第二,加强师范类独立学院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用先进的思想占领大学生的思想领域,做好安全稳定工作,突出办学特色,才有利于民办高校和谐、安全、稳定、持续健康的发展。

第三,加强师范类独立学院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运用专业的心理咨询体系引导和帮助女性大学生建立合理认知,完善健康人格,为未来教育岗位培育合格人才。

第四,心理健康教育可以帮助师范类独立学院女大学生更好地应对学业压力、人际关系问题等心理困扰,提升她们的心理适应能力和应对能力。
    第五,心理健康教育可以提高师范类独立学院女大学生的自我认知和自我管理能力,增强她们的自信心和自尊心,有利于她们的个人成长和发展。
    第六,心理健康教育可以帮助师范类独立学院女大学生建立积极的人际关系和良好的团队合作能力,培养她们的领导力和社交能力,为她们未来从事教育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第七,心理健康教育可以增强师范类独立学院女大学生对多元文化的认知和接纳,培养她们的跨文化交流能力,提升她们的国际视野。
    

综上所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引导辅助师范类独立学院思政教育对学院和学生都具有重要意义,能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高教育人才培养质量,推动学院的持续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李黎,《吉林省中职学校女生心理健康教育现状及对策研

究》,《辽宁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11-11-4;

2.黄俊,《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网络使用偏好和心理健康

的关系研究》,《中南民族大学硕士论文》,2014-12-1;

3.孙杰,张光涛,《高职院校美术教育中的人文素质教育探析》,《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12-11-18;

4.王强,杨菲菲,《关于高职院校女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思考》,《职业教育研究期刊》,2010-11-10;

5.王宇宏,邹平,《双学位、双专业、双证书模式在服装专业个性化人才培养中的积极作用》,《纺织教育期刊》,2010-11-4;

6.何莉,《大学生感恩教育探讨》,《 大学生联合比对库》 ,2008-12-11;

7.马丽,《论90后女大学生的教育与管理》,《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期刊》,2012-11-28 

8.孙新红,《试论加强民办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现实意义》,《价值工程期刊》,2011-11-1;

9.赵佳,《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研究》,《兰州交通大学硕士论文》,2012-12-16;

10.王友萍,《当代图像传播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及对策》,《 大学生联合比对库》,2018-12-15。


[责任编辑:杨虹]
本文对目前女大学生思想问题所引发的道德失范进行归因和分析,围绕心理健康教育手段进行干预的方案,并总结了一些取得的效果。
Baidu
map